《青海·我们的国家公园》(第二季):谱写人与自然的和谐交响

2024-10-09

  作者:杨浦(中国传媒大学副研究员)

  由青海省广播电视局制作的生态类纪录片《青海·我们的国家公园》(第二季)通过唯美的影像,再现了青海湖、昆仑山、祁连山三大国家公园独有的生态系统和悠远厚重的人文景观,实现了生态类纪录片的叙事创新和影像创新,全面展示了青海在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中的生动实践。

  《青海·我们的国家公园》(第二季)共3集,每集精选四个人物,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,映射出青海国家公园独特的生态系统,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。创作者构建了一个层次分明又相互映照的叙事结构,为观众提供了多维度的审美体验,让其从多角度感受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。以第一集为例,滑翔伞爱好者星吉祥在高原上自由滑翔,体验与飞鸟共舞的欢畅,也在探求“天地与我并生,而万物与我为一”的超凡境界;画家韵文江用画笔捕捉昆仑山的奇妙景色,感受着与山林万物共创画作的神奇;而牧民海星不辞辛苦寻回丢失的小骆驼,阐释了牧民与动物相互依存的深厚情感;天体物理学家何飞在大漠戈壁仰望星空探索地球与宇宙的奥妙,体会地球生命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哲思。这四个人物的故事看似各自独立,却从不同维度表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,人与万物的彼此感应,折射出中国哲学智慧。

  作为《青海·我们的国家公园》(第一季)的延伸和升华,第二季在延续其诗性的解说、唯美的画面、悠扬的音乐、壮美的景观等特点的基础上,还突出了独特的审美意境和精神追求。创作者以大开大合的镜头语言,营造极致的审美体验,让人感受到昆仑山的巍峨壮阔、青海湖的生命脉动、祁连山的自然野性。片中,一会儿是宏阔的全景、远景,一会儿又是具体到动植物某个细节的特写,每一帧画面都精美得可以当电脑桌面。但每一帧画面又都没有脱离纪录片的叙事本身,结合情节讲述,搭配着解说词,精心编排在此处,承担特定的叙事功能。比如,在从上而下俯瞰山谷的镜头里,观众随着星吉祥一起飞翔,听他讲述在飞行时肾上腺素飙升、感动到流泪的状态。在从下而上仰望崖壁的镜头里,观众与环境遥感监测工程师张帅旗一起,攀登布哈河上游的峰峦,听她讲述如何找到自己与大自然的联系,打造“景随人迁,人随景移”的感觉。这些画面的巧妙运用使作品达到外感于物、内动于情的审美意境,让观者感受到中国生态类纪录片独特的美学风格。

  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创作者对生态环保理念的深刻理解。人是通过了解自己与世界的关系,来体认自身的存在的。该片创作者强调一切现象都是相互作用的结果,在表现国家公园体系时注重表现动植物的生存状态、生存策略、食物链的互动,呈现各种生物、生命体关联耦合的动态关系,以及自然生命体共有的繁衍、更迭,用影像建构起人与自然间相互依存的生命支持系统。第三集里,祁连央隆草原,两只黑颈鹤一到春天就到仁青家的湖边筑巢,繁衍后代。仁青帮黑颈鹤加固巢穴,制作草鹤,以驱赶来叼食小黑颈鹤的狐狸。每年夏天,牧人多杰把母牦牛群赶到山上,公的野牦牛自然也会下山来,赶赴一场种群繁衍之约。通过这种自然配种,可以防止牦牛出现基因退化,提升家牦牛的抗病能力。影片没有掺杂过多的解析,意在通过对当地牧民、画家、作家、科学家等不同角色生活和情感的挖掘展现自然、书写自然,传递万物互育与生生不息的生态文明理念。

  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深入探讨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,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,这些做法为《青海·我们的国家公园》(第二季)增添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思想深度,使其成为一部充满人文关怀和现实思考的作品,为生态类纪录片创作进行有益尝试。

  《光明日报》(2024年10月09日 15版)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